刚买完就降价 买家如何不吃“哑巴亏”

2024-3-22

近日,“男子购车后几小时车辆就降价1.7万元”冲上热搜。陕西西安一名男子在4S店精心挑选并购买爱车,但他还没将爱车接回家,这款车就大幅降价了。此事引起网友广泛热议,不少人都表示有类似遭遇。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大额商品时要对商品的历史价格有所了解,同时尽量和商家进行保价约定,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若明知降价未告知 涉嫌欺诈须退差价

 

据报道,西安的王先生决定购买某品牌一款混动车型,这款车的官网报价是13.28万元,优惠后裸车报价10.72万元。当天下午4点左右,王先生支付了首付款,5点多办理分期,晚上7点多接走了车。回到家后,王先生刷微信朋友圈发现,当天下午4点多,该品牌其他4S店的销售发了朋友圈,他购买的那款车发布了新款,官方价格降了1.7万元。

 

王先生到店里找工作人员讨说法,销售人员称新旧两款车的配置基本一样,该店销售人员并非故意屏蔽王先生。该店市场总监称,作为经销商,他们不会隐瞒车辆降价的消息,厂家3点多发布的消息,客户是4点多开的票,车卖出去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消息,存在时间差。除了王先生,还有已订车没提车的客户,已向厂家反馈,会出具让顾客满意的解决方案。

 

对于商家的行为,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分析,如果经销商在未接到厂家通知的情况下将车辆卖出去,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如果其已经知晓新的价格政策,反而利用时间差继续按原价销售,那么明显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欺诈。

 

“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时消费者可以要求撤销合同并退还费用或者与经营者协商退还差价。”北京观韬中茂(青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杰说。

 

但退还差价需与经营者协商。合同被撤销后,视为双方之间没有建立合同关系,除非销售商同意,否则消费者并不能当然地与销售商按降低后的价格另行购买车辆,也不能当然地要求销售商以退还差价的条件继续履行合同。

 

不过,如果销售商对降价并不知情,那么只有在销售商明确承诺价格保护的前提下,消费者才有权利要求“补差价”。

 

“在线下购买的车、房等商品,若经营者与消费者签订了保价协议,在保价期限内商品降价,消费者可以申请补差价。若未签订保价协议且价格下跌是市场波动导致的,消费者可同经营者协商,经营者也可向监管部门反映,及时解决消费者的诉求;倘若商品属快消品,经营者为促销产品合理降价,此种行为是合理的,消费者无法得到补偿。”李杰说。

 

商家虽然定价自由 也需守住法律边界

 

现实生活中,除了车辆外,房子、手机、电脑等大额商品都可能出现“买贵了”的现象。

 

2023年9月,某二手房交易平台中介费的收取标准从房屋成交总价的2.7%统一下调至2%。与此同时,收费模式从购房一方单边支付中介费,改为买卖双方共同承担1%。按照2.7%的费率交了中介费的客户,已经“哭晕”在社交平台:“要是迟几天,就能少花10多万元。”……

 

在多个平台搜索“商品降价+吐槽”,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吐槽购买的手机、相机、球鞋等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价的情况。有网友反映:“‘双十一’在某自营平台入手了一台近6000元的相机,刚过价保期就降价了10%。”“一款冰箱一周内价格波动900元。”

 

商家究竟能不能频繁调整商品价格?陈音江认为,经营者有权根据经营成本和供求关系制定价格标准,法律也没有规定经营者制定价格标准之后多久不能调价。但前提是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制定公平合理的价格制度,并且做到明码标价。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以高价进行结算;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等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专家指出,一些商家常用折扣促销或是“抄底价”“最低价”等宣传模式来吸引消费者,“最低”是相比较而言的,需要明确比较的时间、对象,从而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商家应当谨慎使用此类宣传口号,消费者看到此类字眼时也要提高警惕。


购买商品货比三家 协商进行保价约定

 

在电商平台可以发现,除了商家的自我约束外,部分电商平台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此类活动。如某电商平台为了避免商品在短时间内的价格波动,让消费者利益受到更周全的保护,推出了相应的“价格保护服务”。根据平台规则,消费者购买平台自营商品下完订单后价格发生变化,可以申请价格保护,申请成功便可按照提交申请时商城售价支付,或返还差额部分等值的款项。

 

那么,对于车辆、房屋等大额商品,是否也可以借鉴建立价格保护机制呢?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车辆一般来说没有保价机制,原因在于买车属于市场化行为,价格波动比较大,厂家和经销商通常不可能提前知晓,所以给出长时间的保值或者保价很难做到。

 

陈音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大额商品时,首先要货比三家,详细了解商家的价格政策;在决定购买之前尽量和商家进行保价约定,并且写进销售合同。如果消费者发现遇到价格欺诈问题,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依法维权。在与商家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消协或行政监管部门投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到法院起诉。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