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社区新闻
安素娟:杨村秧歌传承者

发布时间:2019-10-21 16:48:59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本报记者 何静


在石家庄行唐县,不论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中年女性的影子,她就是行走在行唐县的“挖宝人”安素娟。杨村秧歌、民间俗语、还有上百年的老戏服……这些行唐传统文化遗产,都是她要“挖掘”的宝贝。


安素娟是地地道道的杨村人,2011年退休后,她开始倾尽全力做杨村秧歌的保护工作。“可能你们听不懂,但对于我们来说,杨村秧歌就是天籁。”安素娟说,杨村秧歌历史悠久,具体追溯到什么年代,已无法考证,这里的人们乐于演唱好多民间小调,随着这种民间小调的发展,演唱的曲目也开始多种多样,旋律委婉动听。人们就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来营造节日气氛,欢庆节日,促种庆收。有些爱唱的人边干活边唱,有的连走路都哼着,这种曲调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是杨村秧歌的起源。“我从小就是听着杨村秧歌长大的,”安素娟回忆说,“我的父亲叫安喜全,是杨村秧歌的领军人物,他一辈子就是唱秧歌、教徒弟。”


说起父亲,安素娟非常自豪,脸上也泛起笑容,“记得我小的时候,什么事也不懂,父亲在戏台上演的角色受到欺负,跪在台上,被另一个演员又打又骂,看到这里,我就急了,冲着那个演员就叫嚷起来,让大家又好气又好笑。”


安素娟说,父亲唱得好,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沙瓤西瓜,意思就是听到父亲的秧歌就像吃到沙瓤西瓜那样带劲。安素娟那时也不懂,父亲一上台,旁边的人喊,快看快看,“沙瓤西瓜”出来了,安素娟就冲人嚷。安素娟有时在外边,听到人家说这是“沙瓤西瓜”的闺女,她就急,“你爹才是沙瓤西瓜”。大了才知道,沙瓤西瓜是夸赞。


安素娟给记者讲了一则趣闻,有一次,父亲他们在邻县演出杨村秧歌,正在高潮时,突然刮起大风,戏台上的灯一次又一次被寒风刮灭,没办法,父亲他们被迫宣布演出结束,台下的观众舍不得离开,不知谁喊了一声,有手电的送到台上去,于是你一只,我一只,不一会,台上就有20多个手电挂在顶棚,戏台顿时亮了起来,演出得以继续。也正是这次演出,让邻县的秧歌团很不服。于是,该县的一支秧歌队就到了行唐县侯家庄村,要求该村建两个戏台,两边一起唱,看谁的观众多。“经过几轮精彩的对决,最后父亲拿出拿手剧目《李香莲卖画》,通过他的精彩演绎,那一边的观众逐渐都跑到这边来了,逼得对方不得不停演,不由得赞叹,杨村秧歌就是好。”安素娟很自豪地说。


“杨村秧歌没有剧本就是口口相传,再等几年我怕这种民间艺术就没有了,我挺着急。”对于搜集整理杨村秧歌这件事,安素娟觉得自己做得太迟了。“如果我父亲要是活着,我搜集这些,那就容易多了,他的脑子就好像电脑似的,你问什么,他都给你说得头头是道。”


几年前,安素娟拿着本子,带着录音笔开始挨个走访请教杨村秧歌老艺人,整理剧本。“他们一边唱我一边做笔记,他们说张三出场了,我赶紧记上,李四出场了,我又记上。光硬盘我已经用了3个,录音笔、U盘都是必带的。”


走访的时候,因为只能凭老艺人们的回忆记录,而大多秧歌艺人年事已高,口齿不清,耳朵听不见,安素娟只能耐心地和老艺人们反复交谈,有时在老人家一呆就是几天。安素娟说:“行唐三分之二的村我都走遍了,有时候租车,有时候让人帮忙找个车,还有时候让人骑摩托车带着我去。白天出去了解调查,晚上回去以后再整理,一弄就弄到了11点、12点,这都是常有的事。”


因为是方言演唱,有些字很生僻,安素娟想到的办法就是反复校对,单单一本《行唐杨村秧歌》,她整理校对了12次,家里的书稿满满堆了12摞。“真的很累,但是这是我的一个乐趣,为了行唐的民间文化更好的传承,必须得有人做这个事儿。”安素娟说自己乐在其中。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